鹦鹉鱼吃的多吗?
首先,鹦鹉鱼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鱼类,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是可以无节制地进食的,因此不少鱼友都说“鹦鹉贪吃”! 不过,一般情况我们是不太可能让鹦鹉鱼处于食物充足的状态下的(除了鱼缸里水草茂盛,饲料充足)。绝大部分时间,我们的饲育环境都是比较狭小的,尤其是城市家庭,鱼缸通常都不会很大。而小鱼缸饲养的宠物鱼,其食物量往往都会控制得比较严格。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家虎头鲨的小鱼缸每天只投喂两次颗粒饲料,一次是早上8点左右,一次是晚上6点半左右。投喂的量大概也就5分钟的时间就能被吃完,可见其实它们的吃食是很快的。 而我的小七彩和鹦鹉鱼则是在一个1.2×0.6(长度*宽度)的鱼缸中混养,每天同样只是投喂两次,早上的量稍多一些,晚上的就很少了,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就能够被吃完。如果夜里12点的时候还没吃完的话,我就把它们晚上的粮食收起来,到第二天再投食。 从上面的喂食情况来看,其实鹦鹉鱼的吃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相反,有些品种的小鱼反而比较挑剔——比如,我养过的月影叉尾斗鱼和缅甸蜥蜴鱼就有非常严重的挑食情况,对食物的品质要求很高且只吃活饵。
鹦鹉鱼喜欢吃各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的鲜枝嫩叶,如浮萍、金鱼藻、水葫芦和韭菜叶、莴苣叶等,这是它们喜欢吃的蔬菜。一般以喂养水葫芦为最好,因为水葫芦的营养比较全面,而且这种水生植物容易种植,生长也快,取之比较方便。种植水葫芦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在水族箱的过滤器后面的养殖槽内铺上2—3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将水葫芦的根系撒在沙上,倒上10厘米深的水,再在上面罩上一层尼龙窗纱或塑料窗纱,从纱网中间倒入10—15厘米深的水,这样就可以开始培育水葫芦了。在养殖槽内的水更换时,应从上面注水,让水从纱网滤出,并溢流到下面的养殖槽内。待水葫芦发棵后,就可以根据鹦鹉鱼的多少,向水族箱内投放了。一般可在每天清理水族箱时,重新向水族箱内投放新叶,并同时清除残叶。
鹦鹉鱼也喜欢活食,如水蚯蚓、水蚤、丝蚯蚓、丰年虾、淘净泥中的小型螺贝、煮熟的碎鸡蛋黄、鱼虫以及优质的人工颗粒饲料等,都是它们的上好食品。一般每天喂食1—2次即可,每次的投饵数量应以1小时内被它们吃完为宜。
鹦鹉鱼虽然好吃贪玩,但不适宜喂养在小的水族箱里,一般可喂养50厘米见方的水族箱,以便于它们活动。在水族箱的底部应铺设2—3厘米厚的河沙,上面再铺设1/3—1/2面积的过滤砾石,然后在砾石上种植水草及其它水生植物,并在水草等植物的上面铺设2—3厘米厚的过滤砾石。这样的环境,既可使水族箱内的水变清,而且也适合鹦鹉鱼的居住和繁衍。因为成年的雌鱼产卵后,会将卵子吸附到胸前的囊状奶垫上,然后由雄鱼受精,受精卵则由雌鱼携带,而雄鱼则在周围守护,直到孵出仔鱼。仔鱼出世后,雌鱼仍以奶垫喂养10—15天,待仔鱼长到1.5厘米长时,才让其独立生活。所以在水族箱内铺设厚沙和在砾石上种草,既可为亲鱼提供隐蔽的产卵场所,又可保持水质的清洁,对鹦鹉鱼的饲养繁殖十分有利。
为了保持水质清洁,一般在春、秋、冬三季,每5—7天应更换1/3—1/2的水;在夏季,每3—5天应更换1/3的水。每次换水时,只将水桶注满水后,提起桶柄并倾斜桶体,让桶内的水缓慢泻出,使残饵及较脏的水溢出,然后迅速抬高桶体,让水桶垂直,使水体成柱泻状泻入水族箱,这样不仅可以注入新水,而且可以将箱底的粪便冲到过滤系统中去,同时又可以不使水流冲起沙土而影响其它鱼的正常生活,而且也有利于水族箱内的水迅速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