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总是拉血怎么办?
养狗,最揪心的可能就是看到狗拉稀或者便血了。如果了解一些简单的诊断方法,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而如果盲目慌乱、不知所措的话,就可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便便”这件事儿!看完这篇,再也不怕自家娃拉血、拉稀了。
一、先来看看健康的便便应该是什么颜色?什么形态的? 健康犬的粪便应呈条状,颜色为黄褐色,但食肉量多的狗狗,粪便的颜色会有些深。 如果狗狗粪便的颜色突然变得很深,而且形状呈条形,说明狗狗可能吃肉吃多了,这时主人需要注意调整一下饮食结构。 除了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态,还可以摸摸看。正常的便便表面是光滑平整的,如果摸起来比较粗糙、硬结,甚至像石头一样坚硬,说明粪便是干结的,应多给狗狗补充水分。
二、再来看看不健康的便便有哪些情况?分别代表着哪些疾病? 除了换粮不当(一般会出现软便或水泻,1-2天内恢复)、食物过敏(一般会在1小时内发生腹泻,并伴有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常见的引起狗狗腹泻的疾病还有:胃肠炎、寄生虫病、肠套叠、胰腺炎、传染病等等。 而腹泻的狗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对症,容易因脱水和酸碱失衡而死亡。当发现狗狗出现腹泻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处置。
三、如何判断狗狗腹泻的原因? 一般来说,判断狗狗腹泻原因可分为观察法和化验法两种。
观察法: 主要观察狗狗排便的次数、颜色、性状以及有无黏液或血液,如有必要,可记录每天的具体排便次数、每次排便的量及有无血丝等。当然,必要时还可进行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内镜检查或培养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如果是传染病导致的腹泻,最好在隔离的情况下及时治疗,以免传染其他宠物。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则应及时做体内外驱虫处理。 如果不能确认狗狗腹泻的原因,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继续观察,必要时可复查相关指标。
四、如何预防狗狗腹泻? 首先,科学合理的喂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给小奶狗喂奶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烫伤小狗嘴部和食道。 对于吃食过饱或食物变质、突然更换环境等原因引起的腹泻,只要做好清洁工作,注意保温,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如果发生腹泻,应当停止进食,给予适量饮用水即可。
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食用过量的乳制品;
2. 不随便改变狗狗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休息、运动等相关内容;
3. 按时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 定期消毒环境,特别是对于爱吐毛的狗狗,更应该注意除尘;
5. 适当补充益生菌,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