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有什么颜色?
目前家兔的颜色已定位的基因位点有6个,与白、黑、棕3种表型相关的基因座分别被命名为W,M 和 B 基因座;尚未确认的白化基因为A;而与蓝眼相关的是E基因座。其中W和B基因座由2个基因控制,M基因座由3个基因控制。 W 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短臂上,包含81kb的基因序列(C57BL/6J)或69kb的基因序列(CCR-RELAF1)。
其编码产物为卵清蛋白(Ovo A),是鸟类中C型凝集素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对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糖基识别能力。 OvoA通过细胞表面受体途径调节甲状腺素(T4)的代谢过程。有证据显示,该基因可能在脑功能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涉及触觉感受及调节免疫反应。 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当缺乏该基因时,动物表现出正常颜色的绒毛、毛纤维和皮肤,但是眼睛和毛发呈淡蓝色(在黑色背景上的白色斑点)。在C57BI/6J品系的小鼠中,纯合缺失W基因的动物不能存活,而杂合缺失W基因的动物虽然肤色呈淡蓝色但生存能力并无明显下降[2]。部分研究认为,W基因不仅参与色素形成,而且可能与视紫红质的合成有关。
M 基因包括Myo 1, Myo 2, Myo 3共3个基因座,分别定位于第4,第7和第11号染色体上。 Myo 1和Myo 3两个基因座的突变导致小鼠皮肤和爪中的黑色素沉积减少,表现为粉红色外观。但在大脑、眼球以及肾脏等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却无明显变化。与此相反,Myo 2基因的突变使这些器官中的黑色素生成也降低,表现同样为粉红外观。这提示这2个基因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色素的细胞循环过程。
而对Myo 2基因的研究还发现,该基因的突变导致小鼠大脑中线结构发育异常,引起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这种畸变可能是由于影响黑素颗粒向表皮运移而导致的。M基因可能对小鼠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B 基因位点亦称棕色基因座,位于第2号染色体短臂上,含有一个由260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30kD。此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属于谷氨酸脱氢酶类,可催化L-谷氨酸和D-苯丙氨酸间的氧化反应,产生D-α-氨基丁酸和苯乙胺。 D-苯乙胺经不同的代谢路径可进一步转化成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B基因的研究发现在小鼠脑内存在两个独立的表达区域,一个位于下丘脑,另一个在中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