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坐着走路?
“坐”这个字的定义很宽泛,在动物行为学里,一般把“坐”定义为:当四肢或躯干被约束时(被主人抱着),腰部以下无运动产生的水平位移,身体呈水平姿态,此时脊椎的生理弯曲消失或者减轻,整个躯体好像“坐”着一样。所以,题主家的猫咪“坐下”其实就是在“卧”喔! 那为什么猫咪会“卧”呢? 首先,猫咪是捕猎高手,为了捕捉移动的昆虫和小动物,它们经常需要潜伏、等待和突然袭击。腿部和腹部的肌肉必须非常发达,以快速发起进攻;同时,又由于猎物通常比猫大很多,所以前肢的需要能充分伸展开来,这样抓握起来才有力。猫的站立姿势其实是比较费力的,“卧”下来,其实才是它最自然的体态。
其次,除了作为捕猎工具外,猫科动物的利爪还有很多作用——抓挠、咬合甚至排酸都有用得到的时候,而爬行和奔跑时候的平衡能力全靠它们了。最后,对于小猫尤其是幼崽来说,“趴下”能够使它们更好地观察周边环境,从而更安心地进食和睡觉。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例如保持体温、避免阳光直射等,但总体来说,“卧”对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动作。
那么既然猫“卧”着是最自然的状态,为什么我们养猫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奇葩姿势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用手抱起一只陌生的猫咪(或被别的猫咪舔了手)之后,它会误以为你要攻击它,于是为了避免受伤,就只好先发制人了…… 另外,如果它觉得你在和它玩(比如逗猫棒)时,它也会“坐”起来,以免在扑上去的过程中自己失去平衡。 不过,当它认定你是它的朋友(或是发情期)后,这一切都会自动消失,你们可以尽情地在彼此面前“翻滚、打滚、卖萌、蹭脸、踩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