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鳞片掉色怎么办?
首先看看是不是水温的问题,金鱼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突然升高或者降低3℃以上都会引起鱼只的不适反应(生理反应),严重的会造成鱼只死亡! 因此注意控制好饲养水温是非常必要的。
然后检查一下饵料质量或投喂方法是否得当。刚换的新水应该先稀释后使用(用老水泼洒在新水上空),新水应与原水质条件基本相同;不能一次性大量更换,最好每天少量替换,避免造成鱼儿水土不服。如果更换了新的环境(如鱼缸、水域等),新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病菌,此时应该注意隔离,并对原环境和用具高温消毒处理后再作引进。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再观察一段时间,有时由于水质变化,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异常(包括颜色、外观等等),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恢复正常。所以先不必着急。但如果长时间这样,就应考虑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要注意观察鱼的身体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尽快找出病因,对症治疗才是关键。如白点病、水霉病等都有可能导致鱼体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炎症,严重会导致鱼体腐烂而亡。。。
以上为大致可能导致的因素,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最后引用一段来自百度百科关于“金鱼”的词条内容作为结尾: 金鱼是传统的观赏鱼类,其形态优美,色彩丰富多彩,有红、黄、蓝、绿、银灰等色,并有金黄色、绯红色、蓝色等复色,还有单色花斑和双色花斑等问题,品种十分丰富。
现在流行的彩色金鱼则是在日本培育出来的。1955年,日本养池育出的五色金鲫鱼,头小体扁,全身布满五彩斑斓的花纹,身体结构完美对称。此后这种金鱼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目前,我国各地观赏鱼市场均有出售,是广受人们欢迎的观赏动物之一。
金鱼掉色有两种情况,一是换水或者环境改变原因造成的掉色,这个属于正常掉色,过一段就会长回来了;二是生病了,比如烂肉、水霉等疾病造成的掉色、掉鳞,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对金鱼进行处理和治疗了。下面介绍两种金鱼掉色的详细情况以及处理方法:
一、环境问题导致的掉色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经常看到有的金鱼一切状况良好,生长活泼,但是鳞片、肉瘤或者鳍条却褪色了,这大多数是由于养殖或者观赏水体与原来有色水体色差太大所导致的。因为金鱼的体色受水体颜色的影响很大,“以色养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透明色(见鳞金)金鱼如果在有一定色调的水体中养育,时间长了也能看到鱼体有相应的颜色;其他深色鱼进到这种水体后,如果色差比较大,也会出现掉色现象。
处理方法:这种掉色现象一般会在新的水体环境中慢慢恢复原来的颜色,恢复速度的快慢由调色水体的色调决定,色差越打,调色越快。所以,如果更换环境后的金鱼出现掉色,可以不用着急,等一段时间就会恢复。
二、病变导致的掉色
如果金鱼的肉瘤、鳍条、尾鳍、鳞片出现点状或者片状掉色、掉鳞或者腐烂等情况,这就必须对金鱼进行处理了,因为很可能是病害所致。
处理方法:如果症状很轻微,不影响金鱼的其他生理机能,就捞出来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涮掉色部位:浓度约为5-10毫升/升,停留5-15分钟即可。如果症状比较重的话,要将金鱼捞出并放置在水浅的容器中养,水温保持稍高一点(25度左右),每4-6个小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涮一次,并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含量约5%的小苏打(碳酸氢钠)。这种处理方法对治疗金鱼烂肉、水霉都有效果,一般处理1-2天就能见效。此方法只对掉色部位进行处理,水体中小心点不会有被金鱼饮用到的可能,所以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