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细小治好后吃什么药?
犬细小又称“病毒性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幼龄犬,尤其以2~3个月龄的犬最易感,4月龄以下的犬发病率可达70%左右,5~6月时为发病高峰期。 1.发病原因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犬和带毒犬(指感染病毒后虽然不发病但能长期保持病毒携带状态、但可通过粪便长期向外传播病毒的犬),其次是被疾病污染的饲料、饮水和食物器具等也均可引起该病的流行;本病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如与患犬同室、喂食,以及被粪便污染的环境、食具、用具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病潜伏期大约为7天左右,当患犬出现流涎、呕吐及腹泻症状时即可怀疑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认。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7~14天,发病初期呕吐严重,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39.5~41℃并持续2~3天后逐渐消退,同时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开始呈灰色或灰白色,迅速转变为泡沫状或黏液状,随后转为淡黄色或浅绿色恶臭便,常含有血液;部分病犬出现脱水症状,体重下降明显,皮肤弹力减弱,眼眶凹陷,眼、鼻等处常有粘液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见休克和昏迷表现,病程一般为7~14天左右。
治疗建议 一旦确诊为犬细小病毒感染应迅速将其隔离于安静、清洁的环境中,并尽快到当地具有相应诊疗资质的动物医院寻求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并配合支持疗法进行治疗。 在疾病的早期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病犬补充葡萄糖溶液、氨基酸、电解质液、维生素C注射液等物质,每天2次,连用3~5天以达到营养心肌、纠正酸中毒和维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同时可口服止吐、止泻的药物,如胃复安、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等,每日2—3次;为防止肠粘膜受损而发生的继发细菌感染,可采用抗生素类药物配合使用,常用的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连续应用2周左右为宜;对于病情严重的犬可结合输液疗法予以补液,以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防止因大量体液流失而引起休克,常用补液剂为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对于粪便中含有较多血液的犬应及时采用止血药物予以治疗,常用的有安络血粉剂、维生素K内服或肌内注射等;此外对患有腹泻的病犬还应给予适量磺胺类药物予以消炎、抗菌治疗。 对于痊愈后的犬应注意饮食管理,不要突然改变食物品种,也不要立即给予大量肉类,应少量多次地让其逐渐适应,并且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到不良刺激而诱发本病。